Saturday, November 9, 2013

上次自主性社團還沒想, 現在要寫評鑑, 就又有新疑問了....

依我看, "黃武雄老師對於社大, 是不反對給學分的."

但是在我在唸書時, 就開始的疑問, 有些老師上課很嚴, 講義+作業, 有些老師上課很彈性, 自由討論到可能偏離主題, 而我另外自修的書, 比對起來卻覺得落差很大....這樣不同的課程內容, 學分數卻是相同的, 換個角度想, 在"市場上, 這兩門課是[等價]的. (如果不比較課程主題的話)".

所以對於"學分", 也就有了疑問, 和一些企業(公司或專門認證的 NPO )的認證(比如資訊業的 MCP , RHCE , CCNA 等), 或者日本的"皆傳", 究竟對於市場以及對於個人的意義是什麼?

如果說臺灣的大學較不易被認可, 是否也代表大學學分 QE 化, 認可學分發到有點浮濫, 結果價值就降低了呢?

混談: 多元成家與社大學位

1. 都要在"現有的"教育制度與民法制度下才能取得學位或家庭的"資格".
2. 既有的"家庭資格"與"學位取得者", 會有部份人擔心已取得的資格變質.
3. 有些體制外的人想取得資格.
4. 衝突發生.... XD

Thursday, October 10, 2013

嗯嗯, 我這邊現在也還停在社大的價值觀的模糊, 只能先從穩定自己的學員數與關注來強化.
第一階段: 紮根
1. 行政標準一致, 穩定學員對社大信任度.
2. 強化行銷, 提供學員方便得知與轉發訊息的管道.
3. 內部與外部的擴散: 內部由學員推薦親友, 外部由社大聯結其他社團.
4. 社大基本穩定與活絡之後, 開始進行"分割", 找到社大的合適定位中心, 但是保持與教師/社團的合作伙伴關係, 讓專業的知識與活動交給外部團體.
5. 模式運作順利後, 就可以有穩定的人流與金流, 接下來才會進入第二階段: 發展(探索目標以及定位取向), 第三階段: 自主(融入社會但保有初衷)

Monday, September 2, 2013

透過網路統計來分析宣傳效果

比較喜歡 Blogger 跟 Facebook 的原因, 在於速度快, 而且可以從統計資料分析一些狀況.

像底下這樣, 可以看到每則訊息大概有多少人看過, 來看看每則訊息的比重是否合理.
這當中就有兩個事情很容易影響:
1. 張貼的時間差.
以經驗上來說, 如果要透過網路宣傳, 可以考慮這些時段:
a: 週二至四上午 11:00~下午 4:00
b: 週二至四其他時間, 週五上午 11:00 前, 週一 11:00 後
c: 其他
當然週一至五最好也到晚上 9:00 之前.
而且兩則訊息之間, 要保留一段空間讓網路使用者可以暫停, 思考, 避免"資訊超載"的情況. (*)

2. 連結的程度.
這就是要把 Facebook 放在官網與 Blogger 的區塊的用意
看到官網與 Blogger 的人, 會看到 Facebook , 希望大部份的人可以再去粉絲頁按讚, 就會固定收到訊息.
另外在 Facebook 貼文時, 盡量用 Blogger 的連結, 這樣就有機會讓民眾看到行事曆與相關公告(或課程)
這樣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.

* 資訊超載: 如果訊息多到超過可以處理的程度, 人也會有類似當機的反應. (放棄不看/不管)

部落格:kh1cu.blogspot.com

開學後的旁聽週加強宣傳方式

網路宣傳方式參考

步驟:
1. 學務跑班時, 帶數位相機拍照.
2. 建立一個公開的相簿(以 Facebook 為例), 每天一個.
3. 各課程選擇一兩張照片, 上傳到相簿內.
4. 編輯照片說明, 包括:
a. 課程名稱
b. 講師
c. 時間
d. 地點
e. 連結到較多課程簡介的地方
5. 相簿連結到報名需知或其他開課說明.

考慮:
1. 圖片是吸引民眾觀看的優勢.
2. 照片不用多, 重點是讓民眾去看文字說名.
3. 讓學員看到說明後, 有興趣可以再看課程簡介.

其他:
1. 每天一本相簿, 是考慮到宣傳的時效.

參考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twcuss/permalink/507594535982242/

Sunday, September 1, 2013

網路行銷的時間點

網路行銷的時間點

由於社區大學的學員仍然是一般上班族居多, 所以上班族的時間就以週一至五為主, 但是週一早上往往是會議時間, 週五下午則有許多人會請假回家.

以經驗上來說, 如果要透過網路宣傳, 可以考慮這些時段:
1: 週二至四上午 11:00~下午 4:00
2: 週二至四其他時間, 週五上午 11:00 前, 週一 11:00 後
3: 其他
當然週一至五最好也到晚上 9:00 之前.

Monday, June 17, 2013

昨天這篇是辦活動當天的準備, 不過我覺得還有很多因素是活動前應該要準備的.

先提一下, 活動的舉行是有"目的"的, 活動是有"人, 事, 時, 地, 物, 數"這些因素的, 活動是需要消耗資源與成本的.
一般企業是以宣傳/促銷為主, 社大促進會以 NPO 之姿來辦活動, 仍然是宣傳/促銷, 只是宣傳的主題是社會議題(如良食)或促銷社會參與.

而一個活動的舉行, 需要消耗許多的資源與成本, 所以也需要先設定預期目標,
這部份就牽涉到社大本身的發展與永續性.

因為活動是有"人, 事, 時, 地, 物, 數"這些因素的, 而寫評鑑報告等資料時, 同樣也是這些資料的組合,
特別是辦活動, 主辦單位是誰? 活動主題是什麼? 相關的合作單位是誰? 舉行地點在哪?
寫這些資料時, 也同時設定目標: 舉行的目的是什麼? 會消耗哪些資源? 成本效益如何?

所以之前聽柏余稍微討論到, 如果未來家園的計劃停止, 社大將來有沒有要做什麼?
大概討論了把"良食", "水", "食物旅程"等元素, 與老師或班級討論看看,
將來把這些元素放在課程內, 如果順利的話, 就是第一社大的主要關注議題或發展出新的合作方式與公共性.
這樣要寫 5 年計劃, 一個雛型就已經產生, 再找老師共同執行.

這樣活動有目的之後, 再回頭來思考, 舉行這樣的活動需要的資源,
如果能提早確定關鍵的幾個因素(比如主講人, 時間, 主題, 地點, 進行方式),
這樣就可以開始公告, 宣傳給民眾與學員, 而民眾或學員也會開始提出意見,
有些意見其實對社大是好的, 社大如果收集了, 就可以累積經驗, 某部份也就是"民眾參與"的實行.

之後有相關活動時, 不管是社大辦的或是外來的活動,
也都期望大家可以先檢視這些因素:
主辦單位是誰? 議題是什麼? 當中預期的目的是什麼? 影響的範圍有多大?
參與的成本與消耗的資源有多少?

在發出訊息時, 也可以明確公告, "人, 事, 時, 地, 物, 數",
以人的習性而言, 有越完整的資料, 越能評估參與的成本, 當預期效益夠高, 參與率也就會提高.
目前還有幾個活動已經在規劃中, 例如: 教師工作坊.
像本週前兩天是報名熱潮, 之後就可以開始確定主要因素, 再發訊息給老師(或其他目標客群),
準備時間如果更長, 就有更充裕的應變時間, 也可以先讓老師有準備(至少時間空下來了),
參與率也就有機會提高, 要做什麼洗腦(劃線)課綱改善, 影響的老師也就更多, 將來工作量就降低了.

這些就是"管理", 不論 NPO 或 PO , 熟悉這方面的經驗, 讓事情進度適當, 就可以減少突發狀況,
但是這些經驗是隨著每個人, 而不會留在公司, 更多這些經驗就是累積成個人的專業
社大工作人員流動率很高, 即使以後要離開社大, 這些就是轉職的優勢,
所以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分析看看.

Tuesday, June 11, 2013



現在在想課程是基本, 但是對於"活動""帳務""宣傳"是較有關, 只是在想要怎麼做.

友: 因為我們只有課程才能鍵入系統..但是期中活動或是專案計畫就沒有了
有時這樣的人數沒有簽到表就會不小心不見

報名有身分證號或電話嗎?
我也在想用電話查個人

比如有人 A 報名課程
後來有人 A' 在活動簽道
像我們沒有留身分證字號
有可能 A 跟 A' 是同一個人
所以可能就要區隔這到底是不是同一人
或者就不分, 只統計活動人次

Thursday, June 6, 2013

名詞定義

為了改寫選課系統,開始整理名詞定義,如果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參考看看:

http://twcuss.blogspot.tw/p/blog-page.html

Sunday, April 21, 2013


社大(或個人也行)應該有一些價值觀, 因為這些價值觀, 才會去採取某些行動, 而找到價值觀相近的社團, 就可以形成共同參與的基礎.

所以社大活動的多寡倒是呈現的結果, 但理念是否完整, 與傾向又不相同, 傾向可能只是"順應時勢", "隨波逐流", 理念則是不容易再異動的.

Tuesday, April 2, 2013


社區大學帶著公民社會的理想, 試著在體制外塑造一種新的學習環境. 一個學習環境所包含的因素, 包括了教師, 教材, 學員等硬體, 還有許多軟體: 教學內容, 學習態度, 預期的成果. 這些都是以課程為中心, 所串連的因素. 但社區大學是體制外的學習環境, 當有不同的特色, 才能避免在眾多成人教育中隨波逐流.


Monday, April 1, 2013


最近在想社大的特色, 在考慮加退選單的設計上, 是否能加上一項: 原因.
主要目的是想要了解學員選課原因, 不過寫在報名表上個人覺得不是很具體,
所以才想說寫在加選單與退選單上, 特別是退選因素.

因為現在是第 5 週左右, 開始聯絡失聯學員, 發現有曠課原因是: 對課程認知不同.
但是又覺得退費麻煩(因為是優惠, 錢不多吧?).

如果能更多方面了解學員對課程參與的狀況, 也許能讓社大發展更精緻.

Monday, March 25, 2013


關於下午提到亞昕內的學員資料有重複狀況,

建議原則:
1. 未影響會計帳前, 已將發現有學員重複輸入, 則由系統做"虛"的加退選課程, 讓選課記錄集中於同一個學員資料內.
2. 將重複的學員資料, 選課記錄較少的, 把該學員姓名或適合的地方註記為"(重複)", 並註名較常用的學號以便識別,
如果學員再拿學員證來, 則考慮在學員證註記或免費換一張.

大概的原則是想到這樣, 不過因為牽涉到:
1. 會計及行政記錄的資料有哪些? 由於有對應的問題, 若舊資料直接修改, 將來會難以查核, 所以要確定相關的記錄與系統的運作記錄檔, 才能處理.
2. 由於大安有分為紙本的編碼與系統編碼兩種, 所以上面寫的要註明哪種編碼, 需要以行政上使用的為主.

找不到時間來討論, 就只好先這樣描述, 因為下週是舊生報名, 如果還要由後台找出重複的資料, 就要麻煩辦公室內部把上面的狀況確認一下,
再看看要找哪幾項重覆的, 用遠端連線到 213 那台電腦處理. 只是抓完重複的資料, 又會多後續的確認與修改,
以及下次學員報名時要注意的地方(輸入進系統要確認)

找重複或異常的經驗:
a. 身分證相同, 姓名相同 -> 幾乎確定是重覆
b. 身分證相同, 姓名不同 -> 可能有改名
c. 姓名相同, 身分證相近, 生日或通訊資料相同 -> 幾乎確定是重覆, 且身分證打錯.
d. 姓名相同, 身分證不同  -> 可能是巧合

Thursday, March 21, 2013


(報名資料相關)

1. 學員與課程除了"完成選課", "期末退還保證金"視為已經報名且有學分外, 還有"預約未繳費", "報名後已退選(或轉班)", 需要保留這兩項, 主要是為了:
a. 系統內要保留簽到或未開課而通知退費等記錄.
b. 若將來有相關課程或視為潛在學員的設計.

2. 而以這種設計, 也可以從"選課"紀錄, 衍生出"簽到表", "通訊錄".

3. 課程本身也有週次衍生使用教室的時間表, 與簽到表的時間結合. 週次在社區大學會遇到幾種狀況:
a. 每週一次, 一次半天內(約 3 小時).
b. 每週兩次, 在同一天(跨上下午, 約 6 小時).
c. 每周兩次以上, 在不同天.
d. 兩週一次或每月一次(例如志工社)
e. 隔週兩次, 在同一天(跨上下午, 約 6 小時).

社大課程設計的串聯:
1. 延續性課程: 分為同一個老師或已經有固定進度的課程(如語言), 以現有課程深化, 會遇到的問題大概有: 即使大作為終身學習機構, 是否會與補習教育有重疊, 讓人覺得搶了市場? 在這種延續性課程中, 如何有社大特色.
2. 廣泛的課程: 由於主題包含廣泛的子題(如生態), 同樣學員可以持續上不同子題, 算相對安定的課程.
3. 橫向串聯: 需要經過課程人員的設計, 比如從生態到有機農業到友善小農/社會企業, 需要有人去關聯.
4. 特殊合作: 例如課程和社團的結合.

而系統上會遇到的狀況, 是這種變化的多元性, 而且各校處理方式不同, 所以往往是客製系統或僅以備註關聯來處理.

社大學分費的複雜性 @_@
1. 身分別優惠: 長輩, 持有身心障礙手冊民眾, 新住民/外配, 低收入戶.
2. 鼓勵學習: 團體報名優惠, 報多門課優惠, 持有他校學員證, 持有圖書館借書證.
3. 回饋型: 校區附近鄰里, 工作人員, 社大教師, 協辦單位工作人員.
4. 計時型: 上到第 n 節打 n 折....
5. 課程特性: 為推廣, 有不收學分費只收保證金, 打 8 折, 5 折.
(光寫這些, 行政人員就會爆掉吧.... XD )

台北市還有: 符合長青學苑優惠身份的長輩.... XD


制度上考慮:
a. 固定的, 例如身分別及回饋型, 於系統內設計, 列入公式與繳費單處理.
b. 課程優惠型: 比較麻煩的是 5 折, 若優於其他優惠, 則先算 5 折, 其他的優惠晚點算. (這種判斷比較麻煩.)
c. 鼓勵學習型: 可以考慮等學員報名的課程都開了再退差額, 減少加退選時的負擔.
d. 計時型: 是否一定要跟前幾項合用(比如身分別打 8 折後再算節節數)? 若是, 會更亂, 若不是, 則擇優處理即可.


社大課程收費的需求(無為已經可以自訂, 亞昕不確定):
1. 學分費
2. 場地費
3. 冷氣費
4. 保證金
5. 電腦教室費
6. 製證費


a. 各學員單次:
製證費
b. 各學員各學期:
報名費
c. 各學員各學期各課程:
1. 學分費
2. 場地費
3. 冷氣費
4. 保證金
5. 電腦教室費

(心得)簽到表及通訊錄順序似乎以報名順序較佳, 若以學號或身分證號排列, 則加退選後較亂...
(亞昕)目前台北市要求社大上傳 3 年內的學員及講師基本資料, 以及開課/選課記錄, 目前不確定是否為常態, 所以先以 ODBC 連線, 再以 Access 撈取後上傳.
(需求)抓當學期當天有上課的學員通訊, 供天災等狀況通知用.